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是由于酸性胃液及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因此得名。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据报道,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以上的胃溃疡与Hp感染有关;截止年,中国HP感染数约7.7亿。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使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以治愈的。

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发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治疗

1.一般治疗

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不经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当溃疡活动期,症状较重时,卧床休息几天乃至1~2周。

2.饮食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持下列观点:①细嚼慢咽,避免急食;②有规律的定时进食;③当急性活动期,以少吃多餐为宜;④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⑤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进食;⑥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⑦饮食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

3.镇静

对少数伴有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病人,可短期使用一些镇静药或安定剂。

4.外科治疗

5.药物治疗

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溃疡病的药物有两大类,一是减少胃酸的药物和增加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主要由碱性抗酸药、抗胆碱能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二是增强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主要有胶体铋剂、硫糖铝和前列腺素等药物。

6.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常用四联/三联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法。我国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报道的Hp原发耐药率克拉霉素为20%~50%,甲硝唑为40%~70%,左氧氟沙星为20%~50%。Hp可对这些抗菌药物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报道的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25%。

专家共识

我国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铋剂四联为一线治疗方案。

抗Hp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铋”不可少胶体果胶铋药理作用优化黏附剂型-干混悬剂联合用药

(部分内容摘自: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专家共识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zl/111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