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常识 >> 动物绦虫病考点大全
注:上面为梁楠博士主讲《兽医寄生虫学》短视频!
动物绦虫病考点大全
(题干+答案快速冲刺复习法)
第一节猪囊尾蚴病
1.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
2.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
3.猪囊尾蚴检查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
1.形态特征
4.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俗称猪囊虫。
5..某定点屠宰场,宰后检验时,横纹肌内发现椭圆形、黄豆大小、半透明的包囊,囊内充满液体,囊膜内有一栗粒大的乳白色结节。该病病原最可能是——猪囊尾蚴
5.成虫——猪带绦虫,长2.5~8m。头节为圆球形,顶突上有角质小钩,故又称“有钩绦虫”。
6.猪囊尾蚴的成虫又称——有沟绦虫
7.猪囊尾蚴虫卵:圆形或椭圆形,卵壳有两层,内层较厚,浅褐色,内含——六钩蚴。
2.发育过程
8.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9.六钩蚴在横纹肌和心肌中经约10周时间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
10.某散养猪群,其中数头猪屠宰后见肌肉组织内有米粒或黄豆大小半透明囊泡,囊泡壁上有一个乳白色的结节。该病原的感染途径是——经口感染
11.囊尾蚴的易感动物——猪。
12.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逐渐消瘦、水肿等症状。猪囊虫寄生在肺和喉头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寄生在舌部,采食困难。寄生于心肌中,因心肌无力,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若寄生于脑中时,则出现癫痫和急性脑炎症状,甚至死亡——猪囊尾蚴
13.猪患病时,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消瘦,水肿。肉品卫生检验时,在心肌、咬肌、舌肌及四肢肌肉中发现囊尾蚴,即可确诊,检出率最高的部位是——前臂外侧肌肉群
1.预防“查、驱、检、管、改”。
2.治疗
14.治疗猪囊尾蚴的药物是——吡喹酮、丙硫咪唑
A3/A4型题
(15~17题共用题干)
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成年猪表现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逐渐消瘦等症状。剖检心肌、咬肌、四肢肌肉等部位有黄豆大小半透明的囊泡状虫体。
15.该病可能是——猪囊尾蚴病
16.该病的感染来源是——猪带绦虫病人
17.对该病有一定效果的药物是——吡喹酮
第二节棘球蚴病
1.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
2.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3.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
4.细棘球蚴危害最严重的动物是——绵羊
1.形态特征
5.细粒棘球绦虫为——小型绦虫。
6.细粒棘球蚴具有感染性的发育阶段是——原头蚴
2.发育过程
7.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的——小肠
8.多房棘球蚴寄生于啮齿类动物的——肝脏。
1.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
9.棘球蚴病的传播途径是经——经口感染
2.易感宿主与寄生部位
10.我国细粒棘球蚴感染率最高的动物是——羊
11.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是——犬
12.细粒棘球蚴多寄生于家畜和人的——肝脏和肺脏
13.犬和犬科的多种动物都是细粒棘球蚴的终末宿主,寄生于——小肠。
14.绵羊,消瘦、被毛逆立、脱毛、咳嗽、倒地不起,死后剖检可见肝脏、肺等器官边缘中有鸡蛋大小囊状虫体,该病最有可能是——细粒棘球蚴
15.西北地区,某牛出现消瘦,衰弱,有轻度咳嗽等症状。死后剖检可见肝脏边缘中有鸡蛋大小囊状虫体,囊内有小囊。该病最有可能是——B.棘球蚴病
(梁楠博士批注:囊尾蚴在肌肉,多头蚴在脑部,棘球蚴和细颈囊尾蚴都可见于肝脏,但大囊中有小囊,只能是B)
16.确诊牛的棘球蚴病是通过检查——肝脏和肺脏
17.确诊棘球蚴病的方法是——尸体检查
18.确诊犬的棘球蚴病是通过检查——粪便
1.治疗
19.治疗绵羊棘球蚴的药物——丙硫咪唑
20.治疗棘球蚴病的药物是——吡喹酮
21.预防棘球蚴病应实施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不包括——可用感染棘球蚴的肝组织喂犬(定期在野生动物聚居地投药、定期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防止棘球蚴动物器官流入市场、.在人与犬接触时,防止误食虫卵)
A3/A4型题
答题说明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根据案例和考题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22~30题共用题干)
西北地区,某牛出现消瘦,衰弱,有轻度咳嗽等症状。死后剖检可见肝脏边缘中有鸡蛋大小囊状虫体,囊内有小囊。
22.该病最有可能是——棘球蚴病
23.该病原寄生的主要动物是——羊
24.我国该病感染率最高的动物是——羊
25.该病的终末宿主是——犬
26.该病原多寄生于家畜和人的——肝脏和肺脏
27.确诊该病的方法是——尸体检查
28.治疗该病的药物是——丙硫咪唑
29.预防该病应实施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不包括——可用感染该病动物的肝组织喂犬
30.该病又称——包虫病
第三节牛、羊消化道绦虫病
1.牛羊绦虫病寄生于——小肠
2.莫尼茨绦虫可感染——羔羊
1.形态特征
3.贝氏莫尼茨绦虫虫卵的鉴别特征是——近似四角形、卵内有梨形器、内含六钩蚴
4.虫体长1~5m,为大型绦虫的是——莫尼茨绦虫
2.发育过程
5.牛羊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
6.莫尼茨绦虫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阶段是——似囊尾蚴
7.莫尼茨绦虫的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
8.某放牧羊群发生以渐进性消瘦、贫血、回旋运动等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粪便检查发现有白色节片。该病可能是——莫尼茨绦虫病
9.从粪便中检出含六钩蚴的虫卵,该动物感染的寄生虫是——绦虫
10.牛羊患绦虫病时,能从粪便中找到孕卵节片的检查方法是——涂片镜检法
1.治疗
11.治疗牛羊绦虫病药物是——吡喹酮、甲苯咪唑、氯硝柳胺、阿苯达唑
2.预防
12.预防牛羊绦虫病的措施要消灭——地螨
13.预防牛羊绦虫病的措施不包括——低湿地放牧
第四节脑多头蚴病
1.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
2.脑多头蚴中绦期寄生于牛羊的——脑及脊髓中
3.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犬、狼、狐狸的——小肠
1.形态特征
4.乳白色半透明囊泡,呈圆形或卵圆形,从大豆大到皮球大不等,头节上有排列成两圈的小钩的寄生虫是——脑多头蚴
2.发育过程
5.脑多头蚴的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
6.脑多头蚴的终末宿主为——犬
7.脑多头蚴的中间宿主为——牛、羊
8.某群羊出现运动障碍或转圈运动,视觉减弱甚至失明,后肢麻痹,剖检在脑部查见豌豆到鸡蛋大小的囊泡状虫体。该病病原的终末宿主是——犬
9.脑多头蚴的传染源是——犬
10.牛羊感染脑多头蚴后2~7月,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
11.脑多头蚴寄生于大脑半球时,做转圈运动常向——患侧
12.脑多头蚴病又称——回旋病
13.某羊群部分羊表现转圈,低头前奔或顶物不动,单侧视觉障碍或失明,共济失调,严重时卧地不起。该病可能是——脑多头蚴病
14.寄生在大脑表层时,触诊患部皮肤隆起,头骨变薄变软,甚至穿孔的寄生虫是——脑多头蚴病
15.对脑表层寄生的脑多头蚴的囊体,可施行——手术摘除
16.对深层脑部的脑多头蚴治疗的药物是——阿苯达唑
17.治疗脑多头蚴的药物是——吡喹酮
18.脑多头蚴病犬的粪便最佳的处理方法是——深埋或烧毁
第五节马绦虫病
1.马叶状裸头绦虫寄生于马、骡、驴等动物的——小肠
1.形态特征
(1)裸头属
2.大裸头绦虫卵内有——梨形器,内含六钩蚴,梨形器小于虫卵的半径。
3.大裸头绦虫成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小肠
4.马绦虫虫卵内含有——梨形器和六钩蚴
5.马叶状裸头绦虫——梨形器约等于卵的半径。
6.马叶状裸头绦虫成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小肠后部和盲肠。
(2)副裸头属
7.侏儒副裸头绦虫头节小,吸盘呈裂隙样。梨形器大于虫卵半径。
8.侏儒副裸头绦虫成虫寄生于马的——十二指肠。
2.发育过程
9.马裸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
10.马裸头绦虫发育阶段具有感染力的是——似囊尾蚴
11.马裸头绦虫的传播途径是经——经口传播
12.马叶状裸头绦虫感染率最高的年龄阶段是——两岁以下
13.马叶状裸头绦虫病的流行特点是——夏末秋初感染,冬季和次年春季出现病状
14.叶状裸头绦虫——有在回盲口的狭小部位群集寄生的特性,当重剧感染时,形成状似网球的肿块,可导致局部或全部的回盲口堵塞,产生严重的间歇性疝痛。
A3/A4型题
答题说明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根据案例和考题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5~20题共用题干)
内蒙古牧区1岁马驹发病死亡,剖检发现回盲口黏膜炎症、水肿、损伤,有环形出血性溃疡,形状似网球的肿块,回盲口堵塞。在小肠后部和盲肠发现头节小、短而厚的虫体,吸盘后方有一耳垂状附属物。镜检发现卵内有梨形器,内含六钩蚴,梨形器约等于卵的半径。
15.该幼龄马驹所患的疾病可能是——叶状裸头绦虫
16.如果在小肠内发现长达1m以上的成虫,最宽处可达2.8cm。头节宽大,吸盘发达。卵内有梨形器,内含六钩蚴,梨形器小于卵的半径。该马驹所患的疾病是——大裸头绦虫
17.如果在十二指肠发现成虫,头节小,吸盘呈裂隙样。卵内梨形器大于虫卵半径。该马驹所患的疾病是——侏儒副裸头绦虫
18.该病病的中间宿主是——地螨
19.确诊该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
20.治疗该病的药物是——氯硝柳胺
21.马叶状裸头绦虫常群集寄生的部位是——回盲口
22.马感染叶状裸头绦虫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是间歇性疝痛和——回盲口堵塞
23.马感染叶状裸头绦虫主要症状不包括——大面积流产(出血性下痢、肠粘膜溃疡、间歇性疝痛、回盲口堵塞)
24.确诊叶状裸头绦虫常用的检查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
1.治疗
25.治疗马叶状裸头绦虫病药物是南瓜子、槟榔和——氯硝柳胺
第六节鸡绦虫病
1.鸡绦虫病寄生于鸡的——小肠
2.鸡绦虫病,在临床多见于——放养雏鸡
3.赖利绦虫终末宿主是——鸡、火鸡
4.可感染鸡、火鸡和鹌鹑类陆栖禽类,但致病性较小的绦虫是——鸡膜壳绦虫(四角赖利绦虫、棘沟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
5.鸡体内最大的绦虫是——棘沟赖利绦虫
6.棘沟赖利绦虫的特点是——鸡体内最大的虫体,2列小钩、吸盘4个
7.四角赖利绦虫形状是——头节纤弱,吸盘卵圆形,且颈节较细长
8.有轮赖利绦虫形状是——顶突宽厚形似轮状,突于前端,有2列小钩
9.节片戴文绦虫形状是——舌形,头节小,顶突和吸盘上均有小沟
10.鸡膜壳绦虫形状是——成虫细似棉线,极易断裂,顶端无钩
2.发育过程
11.四角赖利绦虫和棘沟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蚂蚁
12.有轮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蝇类和甲虫
13.节片戴纹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蛞蝓和蜗牛
14.鸡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甲虫和刺蝇
15.四角赖利绦虫和棘沟赖利绦虫的的传播途径是——经口传播
16.鸡绦虫发育阶段具有感染力的是——似囊尾蚴
17.鸡最易感绦虫日龄是——17~40日龄
18.临诊常见鸡粪便稀且有黏液,食欲降低,渴饮增加,迅速消瘦,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头和颈扭曲,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或停产,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见十二指肠壁上有结核样结节。镜检卵囊内含有六钩蚴,该鸡所患的疾病是——鸡绦虫病
19.在十二指肠壁上有结核样结节,肠黏膜上附着虫体的病原是——棘沟赖利绦虫
20.树林中放养的70日龄鸡群,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拉稀,消瘦。用硫双二氯酚驱虫,肉眼可见白色带状虫体。该鸡群感染的可能是——赖利绦虫
21.治疗鸡绦虫的药物是——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氯硝柳胺、吡喹酮
22.早秋季节,6周龄地面平养鸡群表现精神委顿,食欲减少,消瘦,拉稀。病死鸡极度消瘦。小肠黏膜增厚,出血,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及多条长10cm左右、呈带状的虫体。治疗该病的药物是——吡喹酮
23.不属于防治鸡绦虫病措施的是——注射疫苗预防(定期杀灭蚂蚁;保持场地干燥;新引进禽先驱虫;幼、成禽分开饲养)
(24~25题共用题干)
早秋季节,6周龄地面平养鸡群表现精神委顿,食欲减少,消瘦,拉稀。病死鸡极度消瘦。小肠黏膜增厚,出血,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及多条长10cm左右、呈带状的虫体。
24.治疗该病的药物是——吡喹酮
25.该病原的中间宿主是——蚂蚁
第七节鸭绦虫病
1.鸭冠状膜壳绦虫寄生于——小肠
1.形态特征
2.鸭冠状膜壳绦虫的形态特征是——冠状,吸盘上无钩,内含六钩蚴
3.鸭片形褶皱绦虫的形态特征是——大型虫体,吻突有钩
2.发育过程
4.鸭冠状膜壳绦虫中间宿主是——蝇类和甲壳类
5.鸭片形褶皱绦虫中间宿主是——剑水蚤和镖水蚤
6.鸭冠状膜壳绦虫的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
7.对鸭致病力较强的绦虫是——冠状膜壳绦虫
8.放养鸭对冠状膜壳绦虫感染率较高的日龄是——1~3月龄
9.冠状膜壳绦虫主要感染的动物是——鸭
10.雏鸭,食欲废绝,排灰白色稀粪,粪便内混有孕卵节片;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贫血,羽毛松乱,行动迟缓,在水中放牧时常离群;后期行走摇晃,倒地痉挛抽搐,出现神经症状,最终衰竭死亡。剖检肠黏膜充血、出血,肠黏膜发炎或形成溃疡病灶。肠腔内有大量虫体寄生并堵塞肠道。该鸡所患的疾病可能是——鸭绦虫
11.治疗鹅绦虫病的药物不包括——左旋咪唑(吡喹酮、丙硫咪唑、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
)
第八节鹅绦虫病
1.鹅绦虫病的矛形剑绦虫寄生于——小肠
2.鹅绦虫病危害严重的日龄是——2周~3月龄
3.虫体乳白色,形似矛头,四个吸盘,顶端8个小沟的虫体是——鹅绦虫
2.发育过程
4.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剑水蚤
5.矛形剑带绦虫具有感染力的幼虫是——似囊尾蚴
6.矛形剑带绦虫的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
7.矛形剑带绦虫的重要传染源是——野生雁形目鸟类
8.病鹅,排白色粪便,独居,运动失调,钟摆样摇头,两腿无力,剖检肠道卡他性炎症和出血。剖检可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发现大量白色孕卵节片堵塞肠道。该鹅所患的疾病可能是——矛形剑带绦虫
9.春季,某群幼鹅出现死亡,死前排白色稀粪,食欲废绝,运动失调,不能站立。剖检可见黏膜卡他性炎症和出血,肠腔内见数条长约10cm,形似矛头的乳白色虫体。该寄生虫可能是——剑带绦虫病
10.诊断矛形剑带绦虫的方法是——粪便检查孕卵节片
11.治疗鹅绦虫病的药物不包括——左旋咪唑(吡喹酮、丙硫咪唑、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
(12~l4题共用题干)
夏季,4周龄鹅群,精神不振,消化不良、下痢,排出白色稀薄粪便,有时出现神经症状。粪便检查见有大量虫卵,部分含有六钩蚴,部分含有多个卵细胞。
12.剖检发现肠腔内有多条长约l0cm,形似矛头,扁平,带状,分节的虫体。该寄生虫最可能是——剑带绦虫
13.剖检在肌胃角质膜下发现大量长1至2厘米,线状、淡红色、体表有横纹的虫体,该
寄生虫最可能是——裂口线虫
14.治疗该发病鹅群应选用的药物是——阿苯达唑
第九节犬复孔绦虫病
1.犬复孔绦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
1.形态特征
2.新鲜虫体淡红色,约由个节片组成,每一成节内含2套生殖器,形似黄瓜子的病原是——复孔绦虫
2.发育过程
3.犬复孔绦虫中间宿主是——蚤类(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其次是犬毛虱)
4.复孔绦虫的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
5.犬复孔绦虫具有感染力的发育阶段是——似囊尾蚴
。
6.犬复孔绦虫感染率较高的动物是——犬和猫
7.幼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便秘,肛门瘙痒;粪便检查可见形似黄瓜子的虫卵,该犬所患的疾病是——复孔绦虫
8.某病猫出现腹泻、呕吐,粪便时干时稀,成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症状,病猫贫血、消瘦;在猫的肛门周围有小芝麻粒大小白色节片出现,使肛门部瘙痒,为充满虫卵的“孕节”形似黄瓜子,该病可能是——犬复孔绦虫病
9.确诊复孔绦虫的检查方法是——粪便镜检
10.治疗复孔绦虫的药物是吡喹酮、氢溴酸槟榔素和——丙硫咪唑
2.预防
11.防控犬复孔绦虫病必须注意杀灭——蚤和虱
注:庞歌博士主讲《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短视频
注:徐亮博士主讲《中兽医学》短视频
新时空教育集团谢谢转发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