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不能少了粽子。粽子不仅仅味道鲜美,还可以缓解胃寒。因此,如果女性朋友有胃寒的症状,不如就吃些粽子吧。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粽子可以缓解胃寒吧。

端午节吃粽子缓解胃寒

通常用来做粽子的糯米性温热,有补虚的作用,适合身体虚弱怕冷的人吃。其中大黄米性质更温暖一些,是冬季传统的暖身补养食品。

而在夏季到来之时吃温热的糯米,是因为这个时候天气炎热,人体皮肤表面出汗多,血液在体表分布较多,在消化系统分布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对减少一些。这时候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出现消化功能低下的问题。吃糯米做的食品,对温暖肠胃、促进消化和吸收有一定作用。

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上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为贪吃螃蟹大虾之类胃里发凉,赶紧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碗热糯米粥,马上就会舒服不少。

对消化不好、胃酸偏少的人来说,不放油的粽子并不难消化,甚至趁热食用时胃里还很舒服。只是吃的时候要慢一点,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腻的肉粽最好还是敬而远之。胃酸过多的人也宜少吃糯米食品,可以配合一些蔬菜一起吃。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

  明天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面对琳琅满目、各种口味的粽子,总是让人胃口大开。然而,粽子主料为糯米,其性黏滞,偏湿偏热,不容易消化,加之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潮湿,胃肠功能本来就受影响,此时若过多食用粽子,更不利于肠胃健康。哪些人、哪些时候不宜吃粽子?如何吃粽子更健康?让我们一起听听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来给我们讲讲关于粽子的“忌”与“宜”吧!

  忌

  刘凤斌教授介绍,粽子主料为糯米,黏性高,不容易消化,加上粽子里大多加入肥肉、咸蛋黄、豆类等配料,也是肥腻、不宜消化的食物。夏季闷热潮湿,人为湿热所困,消化功能本来比较弱,多吃难消化的粽子很容易引起食滞或其他不适。每年一到了端午节前后,脾胃病科门诊的病人明显增加,其他专科因吃粽子诱发疾病的病例也会增加。

  哪些人不宜多吃粽子?

  胃肠不好的人:

  胃不好的人本来消化功能就差,吃了难消化的粽子,容易引起胃胀、胃痛。如果是甜粽子,吃后易产酸,有胃病的人症状会明显加重。有些人的慢性胃病本来已好了,没想到因一时贪嘴,竟导致旧病复发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不食或少食。

  血糖控制不好的人:

  甜粽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豆沙、枣泥等,吃时通常还要蘸着糖吃,如果不加节制,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血压、血脂高的人: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咸肉棕、裹蒸棕等粽子因加入肥肉、咸蛋黄等,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严重的甚至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有胆囊疾病的人:

  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最好不吃粽子,尤其是含有肉类、蛋黄、猪油的粽子,由于属于高脂肪食物,会刺激肝脏分泌更多胆汁进入胆囊,加重胆囊负担。如果大量进食,容易诱发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

  老人、儿童和肿瘤患者:

  这三个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消化功能比较弱。粽子多用糯米制成,不易消化,老人、儿童或肿瘤患者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由此产生反酸胃痛、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吃法与时间

  忌作为夜宵:

  粽子较难消化,不宜完全当做正餐食用,否则容易吃过量。建议在午餐或晚餐时吃一点,再搭配些白粥。要特别提醒,别将粽子做夜宵,以免因食后腹胀而影响睡眠。

  忌留过夜吃:

  粽子因含有肉、豆类,容易变质,开封的粽子最好一次吃完,不要留过夜。大分量的粽子实在无法吃完也不要勉强自己的胃,吃前先将它分成小份,用保鲜盒封好保存在冰箱里,再次食用时要加热10分钟。

  忌搭配啤酒吃:

  吃吃粽子,再加几杯冰啤酒很是惬意。但对于胃病患者而言,这却是大忌。胃病患者,最忌难消化及生冷的食物,吃粽子再加上冰啤酒的话如“雪上加霜”,会令胃病症状加重。

  宜

  自己包粽:

  刘凤斌教授建议,粽子以糯米为主,如果是自家制作,可作一些改良,比如放些五谷杂粮,减少糯米的黏滞感;放些绿豆,可起到清热的作用;加一些红豆、薏米、香菇、竹笋等来增加纤维含量;用瘦肉代替咸蛋黄及肥肉,减少肥腻感……总之,尽量做到少油、少盐、低热量。

  搭配茶:

  吃粽子时最好不要再大鱼大肉,以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吃粽子时可以喝些普洱茶来帮助消化,有胃热的人则可以喝绿茶。但切记,有胃病的人尽量喝淡茶,不要喝浓茶。

  搭配水果:

  食粽子搭配水果也可以解腻、助消化,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时,最好搭配苹果和梨,少量的西瓜(不要冰镇)也行。

  搭配山楂乌梅汤:

  本身没有胃病的人,吃了粽子后可以煲些山楂乌梅汤来喝(山楂30克、乌梅15克、瘦肉克。加水后煲40分钟,可供2-3人饮用);或者用山楂、神曲煲些消滞茶来喝(山楂30克、神曲10克、麦芽30克、布渣叶15克、陈皮3克。加水-毫升,煲30分钟,即可饮用)。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饮食习俗,其中一些吃法有明显的食疗作用。而且,由于所选的食品多是应节的新鲜“原料”,所以更养人。以下推荐的部分食品,您在过节时不妨一试——

  黄鳝:端午节期间是吃黄鳝的好季节,肉嫩鲜美的黄鳝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苋菜:苋菜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于暑天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更加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

  艾糕: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会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或做成艾糕,食用这类糕点可温胃散寒解暑。

粽子热量高吃了会长胖?

导语: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大家都该吃香喷喷的粽子。但减肥的人们该发愁了:粽子热量这么高,吃了会不会长胖呢?

粽子热量高吃了会长胖?

1.网友:冰冰棒24岁学生

粽子不能随便吃,去年端午吃粽子胖了3斤。

都说“每逢佳节胖3斤”,这话一点也不假。去年我就是没管住嘴,放假3天吃了好多肉粽,导致体重飙升。原先我的体重是斤,直接飙升到了斤!都要哭死了!今年绝对不想再吃粽子。

2、网友:3W38岁教师

我吃粽子从来都不长胖。

我觉得长胖并不是吃粽子的错。粽子大部分成分是糯米,它也没多少热量呀!只要选对时间,控制个数,吃粽子是不会长胖的!我很爱吃粽子,不仅在节假日,平常也会自制一些,但我从来都不长胖。

一个普通咸肉粽子的热量约至卡路里。

1、使人发胖的一般是那些高热量的食物,一个普通咸肉粽子的热量约至卡路里。

使人发胖的一般是那些高热量的食物。粽子的主要营养以热量为主,依其大小、材料不同有所差别,一个普通咸肉粽子的热量约至卡路里,台式肉粽至卡,湖州粽则至卡,肉粽的内容物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广东口味的裹蒸粽体积庞大,内容丰富,材料包括糯米、金华火腿、叉烧、五花肉、咸蛋黄、香菇、虾米、绿豆仁等,一个裹蒸粽约有卡以上的热量。对于甜粽子,热量相对更高些。

2、大部分粽子用糯米做成,不易消化,减肥者不宜多食。

大部分粽子用糯米做成,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属于增胖食物,热量偏高,而高纤维普遍不足,减肥不易多食。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等其他主食的量,避免摄入热量过剩,引起增肥。

3、怎么吃粽子不发胖?

(1)选择低糖低油的粽子。

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更新,卖的粽子各种口味都有,而面对这些粽子时,想要不发胖的就选低糖低油的。这种粽子不仅健康,还避免过高的摄入量使人们肥胖。

而市场出售当中,纯糯米的粽子是适合人们,如果举得纯糯米没什么味道,在吃之前粘点蜂蜜,口味不错。不过,自己亲手包的比市场卖的更营养健康,如果家庭允许的情况下,那端午节那天可以自己动手,一家人感受包粽子的乐趣。这样的粽子吃起来最健康,不容易发胖。

(2)吃粽子注意数量。

大家都知道粽子热量是很高的,即使是纯糯米的粽子,它的热量也不低。所以端午节吃粽子一定要注意数量,不要吃太多。害怕发胖的人群,无论为了身体,还是健康,每天吃粽子数量应该控制三个以内。

(3)避免晚上吃粽子。

大家都知道粽子主要是糯米,糯米是最难消化的。而消化一个粽子的糯米量,需要很长时间,甚至要几个小时。消化粽子也会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对胃的伤害是很大的。到9点后,人体脂肪是快速快速囤积时期。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而对难消化的粽子来说,晚上时避免吃粽子。如果要吃,选择在早上或下午吃,这样可以很好避免肥胖发生。

以下几种人不易吃粽子

4、以下几种人不易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wh/90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