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预防 >> 关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识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病因
胃十二指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黏膜防御机制的破坏。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与近80%的胃溃疡病人中检出HP感染,有1/6左右的HP感染者发展为消化性溃疡。
2.胃酸分泌过多溃疡只发生在经常与胃酸接触的黏膜处。胃酸过多的情况下,激活胃蛋白酶,可使胃十二指肠黏膜发生自身消化。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兴奋性过度增高有关,亦可能与壁细胞数增多以及壁细胞对胃泌素、组胺、迷走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有关。
3.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胃黏膜屏障损害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肾上腺皮质激素、胆汁酸盐、酒精等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水肿、出血、糜烂,甚至溃疡。长期使用NSAID者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4.其他因素包括遗传、吸烟、心理压力和咖啡因等。O型血者患十二指肠溃疡比其他血型者显著为高。
病理生理和分型
本病属慢性溃疡,多为单发。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以胃角多见,胃窦部与胃体也可见,胃大弯、胃底少见。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生在壶腹部,球部以下的溃疡称为球后溃疡。典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可深达黏膜肌层。若溃疡向深层侵蚀,可引起出血或穿孔。幽门处较大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可导致胃出口狭窄。
根据胃溃疡发生的部位与胃酸的分泌量,可分为四型:
Ⅰ型:最为常见,约占50%-60%,低胃酸,溃疡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Ⅱ型:约占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Ⅲ型:约占20%,高胃酸,溃疡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
Ⅳ型:约占5%,低胃酸,溃疡位于胃上部1/3、胃小弯高位接近贲门处,常为穿透性溃疡,易发生出血或穿孔。
临床表现
主要为慢性病程和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腹痛。
1.症状
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主要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饥饿痛或夜间痛,进食后腹痛可暂时缓解,服用抗酸药物能止痛。疼痛性质多为烧灼痛或钝痛。腹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秋冬、冬春季好发。十二指肠溃疡每次发作时,症状持续数周后缓解,间歇1-2个月再发。若缓解期缩短,发作期延长,腹痛程度加重,则提示溃疡病变加重。
⑵胃溃疡:腹痛多见于进餐后0.5-1小时开始,持续1-2小时后小时。进食后疼痛不能缓解,有事反而加重,服用抗酸药物疗效不明显。腹痛的节律性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明显。胃溃疡经抗酸治疗后常容易复发。除易发生大出血、急性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外,约有5%胃溃疡可发生恶变。
2.体征溃疡活动时剑突下或偏右有一固定的局限性轻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白癜风偏方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