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常识 >> 学术观点溃疡分期可显著影响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约一半人口的感染,并在消化性溃疡病(PUD)、粘膜相关淋巴瘤、胃腺癌等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根除H.pylori可显著减少PUD的复发,很多指南都推荐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然而,近些年来,H.pylori的根除率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不仅与细菌、宿主有关,也与疾病的不同时期相关。
来自韩国翰林大学的Seo教授等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证实在PUD不同时期H.pylori的根除疗效有差异,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期的Helicobacter杂志。
研究共纳入例PUD患者,其中胃溃疡例,十二指肠溃疡例,复合性溃疡8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疗程7天的标准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抗H.pylori治疗。按照内镜不同分期(急性期、愈合期、瘢痕期)统计各期根除率。对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则按照内镜确诊后7天内、7天后抗H.pylori治疗分组比较根除率。
所有患者均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13C呼气试验三种方法之一证实是否存在H.pylori感染,并在治疗结束2~4周后查13C呼气试验判断根除疗效。内镜分期按Sakita法分为活动期(A1、A2)、愈合期(H1、H2)及瘢痕期(S1、S2),复合性溃疡以活动性较强的病灶确定分期。
研究结果显示,胃溃疡患者依据分期不同,H.pylori的根除率有显著差异,A期、H期和S期的根除率分别为84.8%、82.7%和70.6%。十二指肠溃疡各期之间根除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7.6%、80.9%和80.9%。在溃疡并发出血的病例中,早期(3.63±2.1天)开始抗H.pylori组较晚期(33.3±25.9天)根除率显著提高(为89.2%比71.9%)。
研究者还对年龄、性别、烟酒嗜好、基础疾病、用药(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药)等因素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年龄<50岁、活动期溃疡这两个因素是H.pylori根除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基于本项研究,研究者建议对胃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应尽早开始抗H.pylori治疗以提高根除率,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为急性期溃疡炎症反应较重,局部上皮细胞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高,易于药物局部扩散。
综上,研究者认为,本研究首次通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溃疡不同分期H.pylori根除率有显著影响。由于相当比例PUD发现时已经处于非活动期,因此,进一步研究非活动期溃疡的清除方案或疗程可能对提高PUD总体H.pylori根除率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丁香园
提示:胃康在线已经升级留言功能,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发表您的观点。
鍋ュ悍鐢熸椿绉嬪澶氬悆杩欑璞嗘帓姣掗槻鐥?鐢樿們寮犳帠涓归湠鍦拌矊鐢樿們鏁︾厡瀹佸涓崼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