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垂头进入冬眠状态。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露水凝结成霜。

今年的霜降是在公历10月23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已是深秋,外界天冷、阴气重,老年人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容易出现怕冷、腰背发凉等阳虚症状,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此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要以“收”为要,比如要早睡,要收敛神气,少言寡欲,不要太劳累,减少房事,不要过多锻炼等等,否则肺就会受伤。

此时最佳的外用进补手段就是艾灸,此节气的灸疗宜以手太阴肺经与足少阴肾经相配合,以达到金水相生的效果。可以施灸肺俞、大肠俞、中府、天枢、曲池等。

注意保暖,保护肠胃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胃肠功能,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

心静平和,远离悲秋

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还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劳逸结合,耐寒力强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极拳等,适时有度地进行。

霜降饮食,淡补为主

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这时的进补佳品。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气候多变,“秋冻”有节

天气干燥,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此时节被称为“多事之秋”。因此,养生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图片源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致·推·荐·

回复编号·更多文章

几乎失传的手诊,太难得了!

出伏了,迎来最凶险的27天!养生记住这3点,全家健康0风险!

早晨喝一次,脸上斑全没!40岁像18岁!

手指发麻竟然这么可怕!能预示十种疾病!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ys/94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