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预防 >> 端午节来了,粽子配啥吃,美味又健康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辉通讯员张秋霞
明天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面对琳琅满目、各种口味的粽子,总是让人胃口大开。然而,粽子主料为糯米,其性黏滞,偏湿偏热,不容易消化,加之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潮湿,胃肠功能本来就受影响,此时若过多食用粽子,更不利于肠胃健康。哪些人、哪些时候不宜吃粽子?如何吃粽子更健康?让我们一起听听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来给我们讲讲关于粽子的“忌”与“宜”吧!
忌
刘凤斌教授介绍,粽子主料为糯米,黏性高,不容易消化,加上粽子里大多加入肥肉、咸蛋黄、豆类等配料,也是肥腻、不宜消化的食物。夏季闷热潮湿,人为湿热所困,消化功能本来比较弱,多吃难消化的粽子很容易引起食滞或其他不适。每年一到了端午节前后,脾胃病科门诊的病人明显增加,其他专科因吃粽子诱发疾病的病例也会增加。
哪些人不宜多吃粽子?
胃肠不好的人胃不好的人本来消化功能就差,吃了难消化的粽子,容易引起胃胀、胃痛。如果是甜粽子,吃后易产酸,有胃病的人症状会明显加重。有些人的慢性胃病本来已好了,没想到因一时贪嘴,竟导致旧病复发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不食或少食。
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甜粽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豆沙、枣泥等,吃时通常还要蘸着糖吃,如果不加节制,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血压、血脂高的人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咸肉棕、裹蒸棕等粽子因加入肥肉、咸蛋黄等,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严重的甚至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有胆囊疾病的人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最好不吃粽子,尤其是含有肉类、蛋黄、猪油的粽子,由于属于高脂肪食物,会刺激肝脏分泌更多胆汁进入胆囊,加重胆囊负担。如果大量进食,容易诱发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
老人、儿童和肿瘤患者这三个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消化功能比较弱。粽子多用糯米制成,不易消化,老人、儿童或肿瘤患者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由此产生反酸胃痛、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吃法与时间
忌作为夜宵粽子较难消化,不宜完全当做正餐食用,否则容易吃过量。建议在午餐或晚餐时吃一点,再搭配些白粥。要特别提醒,别将粽子做夜宵,以免因食后腹胀而影响睡眠。
忌留过夜吃粽子因含有肉、豆类,容易变质,开封的粽子最好一次吃完,不要留过夜。大分量的粽子实在无法吃完也不要勉强自己的胃,吃前先将它分成小份,用保鲜盒封好保存在冰箱里,再次食用时要加热10分钟。
忌搭配啤酒吃吃吃粽子,再加几杯冰啤酒很是惬意。但对于胃病患者而言,这却是大忌。胃病患者,最忌难消化及生冷的食物,吃粽子再加上冰啤酒的话如“雪上加霜”,会令胃病症状加重。
宜自己包粽
刘凤斌教授建议,粽子以糯米为主,如果是自家制作,可作一些改良,比如放些五谷杂粮,减少糯米的黏滞感;放些绿豆,可起到清热的作用;加一些红豆、薏米、香菇、竹笋等来增加纤维含量;用瘦肉代替咸蛋黄及肥肉,减少肥腻感……总之,尽量做到少油、少盐、低热量。
搭配茶
吃粽子时最好不要再大鱼大肉,以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吃粽子时可以喝些普洱茶来帮助消化,有胃热的人则可以喝绿茶。但切记,有胃病的人尽量喝淡茶,不要喝浓茶。
搭配水果
食粽子搭配水果也可以解腻、助消化,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时,最好搭配苹果和梨,少量的西瓜(不要冰镇)也行。
搭配山楂乌梅汤
本身没有胃病的人,吃了粽子后可以煲些山楂乌梅汤来喝(山楂30克、乌梅15克、瘦肉克。加水后煲40分钟,可供2-3人饮用);或者用山楂、神曲煲些消滞茶来喝(山楂30克、神曲10克、麦芽30克、布渣叶15克、陈皮3克。加水-毫升,煲30分钟,即可饮用)。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陈映平、谢哲)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jc/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