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医大一院内镜中心成功为一例胃窦部异位胰腺患者实施了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操作于全麻下进行,整个过程顺利,历时1小时,未出现穿孔及出血并发症。

异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或副胰,它是存在于正常胰腺位置以外的孤立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之间无解剖学联系。异位胰腺的发生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由于生长在特殊位置或发生病理变化,可出现以下六种临床表现,据其分为六型:梗阻型、出血型、溃疡型、肿瘤型、憩室型和隐匿型。胃镜检查可以发现胃窦、十二指肠发生的异位胰腺,明确其大小和形态,脐样征为异位胰腺的特征性镜下表现,如活检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时,可以确诊。异位胰腺有癌变可能,临床中发现异位胰腺可视情况进行手术或内镜切除。传统手术包括胃次全切除术、肠切除术、憩室切除术等术式,其优点是切除彻底、不易复发,其缺点是创伤大,影响患者解剖结构。近年来,随着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的开展,特别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不断成熟,使得异位胰腺的治疗方式有了新突破,可以不开刀采用内镜微创手术的办法切除异位胰腺。ESD的具体操作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黏膜下层注射,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消化道病变完整剥离,达到治疗目的。大量临床观察发现,ESD对异位胰腺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ESD技术被国家卫计委列为Ⅱ类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中的第四级,是目前内镜下最高技术难度的微创手术之一。该方法除了能够对异位胰腺进行剥离外,还能够对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巨大平坦息肉、黏膜下肿瘤和类癌等进行微创治疗。ESD技术的优势在于经自然腔道进境,不改变正常解剖结构,治疗创伤小,切除深度充分,病变切除完整,术后恢复快。但是,ESD对医师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时间长、风险大,医院中普及。

本次治疗之前,内镜中心于卫芳主任带领科室人员进行术前充分讨论,制订了详尽的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应对流程,充分的准备、过硬的技术和麻醉科的良好协作,使得整个治疗过程顺利完成。

赞赏









































山西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by/58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