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病因 >> 白露后怎么防御阴气入体
白露最典型的特征就是: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1、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2、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3、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后怎么预防阴气入体?
必须要:泥灸、艾灸!
白露时节,预防阳虚,可灸肾俞、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还要多灸肝俞和其它募穴。
十二募穴:
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募”,有聚集、汇合之意。
六脏六腑各有募穴一个,共计有12个。
如:
肺募中府,
心募巨阙,
肝募期门,
脾募章门,
肾募京门,
心包募膻中,
胃募中脘,
胆募日月,
大肠募天枢,
膀胱募中极,
小肠募关元,
三焦募石门穴等。
1、肺募中府:
“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
中府是肺经的募穴.同时也是与足太阴脾经交会穴.内经:手足太阴之会.故具有健脾补气之功效。
云门穴的主要作用是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能肃降肺气,清肺理气,泻四肢热,治疗咳嗽,气喘,胸痛。云门穴下一寸便是中府穴,中府穴为肺经募穴,其功能是募集其他脏腑传来的气血物质再输送给肺经,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治疗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等。
每天早起后、晚睡前,端坐,以大拇指或食指分别按摩中府穴、云门穴各10分钟左右,然后再由中府穴向上直推至云门穴10分钟,力度以穴位处有酸麻胀感为宜,每天2—3次,坚持规律按摩,方可收到效果。
2、心募巨阙:
从腹部往上,找到剑突,也就是胸口处两块骨头的交叉处,从这个接口处往下2寸的地方就是巨阙穴。
人体上的巨阙穴所在的胸骨,外形也像一柄宝剑。巨阙穴就在骨头的顶端,胸骨剑突大凹陷的下面,里面是腹膜,上面是膈肌。这里是胸腹交关的地方,前面说过,胸腔是天,腹腔是地。所以,这里也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换的关隘。而且,这个地方地势十分险要,食管和动静脉都在这里通行,是人体的君主--心的宫城,是至尊之门,凛然不可冒犯。
就好像巨阙宝剑一样,巨阙穴的作用也是深不可测。它是心的外围,就好比仗剑立于君主旁边的卫士,清除君主旁边所有的危险,平定叛乱,保君主安宁,用通俗点的比喻就是御前侍卫,艺高人胆大。
巨阙穴可以控制中风患者不再喜怒无常
(1)巨阙穴是任脉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又称巨送穴。它可以将来自胸腹部的湿热水汽全部输送到心经上,因此,按摩这个穴位对治疗胸痛、心烦、容易忘事、心口疼、肚子胀、胸闷等都有很明显的效果。有句成语叫“喜从天降”,这样的喜事是很多人渴望遇到的。但喜从天降往往对健康大为不利,弄不好就会让人心神涣散,导致血压升高、昏迷甚至是猝死。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范进在穷困潦倒、屡试不中、备受嘲讽的情况下突然得知自己中了举人后,高兴得大笑不止,人也马上疯疯癫癫的,以至于一口气没缓过来,昏死过去了。
大喜会伤心。而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讲,太兴奋会让他血压升高,神不守舍。这时,他如果还患有脑动脉硬化,肯定会诱发脑血管破裂,出现中风。所以,情绪稳住了,人就不会出问题。
临床上,经常会见到一些朋友中风后出现偏瘫、手脚发麻、嘴角歪斜、说话不流畅,见到人后不是大笑不止就是失声痛哭等症状。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家人就要随时帮患者按揉巨阙穴,再煎几服前面提到的中药给他喝,只要坚持下去,症状就会有好转。
(2)巨阙穴很痛应是心脏的问题,与人体的三尖瓣有关。巨阙穴是心经的募穴,在任脉上。夏天人阳气最足,修复心脏的三尖瓣可能性很大,修复时心包会有积液,排掉它就行了。
(3)巨阙--口腔溃疡不再有
巨阙穴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口腔溃疡。在临床上,口腔溃疡很多都是由于心火旺盛造成的。中医说舌为心之苗,当心火旺盛时,当然会在口腔内和舌头上有所反应。这时候巨阙自然会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个巨大的使命,每天在巨阙上按摩3~5分钟,坚持两三天就可以将这一股邪火驱逐出去,还身体安然康泰的局面!
3、肝募期门:
4、胆募日月:
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之一,可以防止肌肉老化,增强性能力的指压穴位之一。治疗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期门穴(岔气按其门)
主治: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证;奔豚气;乳痈。
期门穴、行间穴等穴对肝病十分有效。要找期门穴时,请先找巨阙穴。在心窝上端,从左右肋骨相交之处起,往下二指宽处即是巨阙穴。然后,从乳头往下画一条平行线,在此线所经过的肋骨和肋骨之间,与巨阙穴同样高度上的,就是期门穴。
5、脾募章门
章门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章门穴,章门穴对于女性更重要,因为这个章门穴可以防治乳腺增生,可以防治妇科的任何问题!这个穴位在肋骨的边缘,怎么找这个穴位,告诉大家一个得意的方法,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章,文章的章,古代的意思就是贵重的材料,章门就是贵重的材料的门,那什么是人体贵重的材料呢?五脏。是连接五脏的门户,这个穴位可以通达五脏,它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所以按这一个穴,就可以调节五脏之间的协调了,而且章门穴是脾经的募穴,募就是募集,募捐的募,募就是聚集起来,所以脾经的功能的气血会聚集在这里,所以它是人身体八大要穴之一。
它有什么功能呢?敲打这个穴位,可以舒肝健脾,把肝气郁结疏散掉,增强脾的功能,脾管运化,管消化食物,管生血,所以敲一个章门穴就可以舒肝健脾,而且对于妇女来讲可以防治乳腺增生,可以防治妇科的任何问题,都是走肝经这条通道。
另外一方面它还有减肥的功效,为什么会有减肥的功效?因为你敲打章门穴它可以增加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多了,人体消化能力就强了,它可以把人体多余的脂肪消化掉,所以这个穴位尤其重要。
6、肾募京门
京门穴虽然在胆经上,但它是肾的募穴,肾气很容易在这里会聚。所以肾虚、肾气不足的人,如腰酸、腰痛的人,平时要多揉揉这个穴。揉的时候要用指节骨头来揉,揉之前如果怕找不准穴位,就先敲一下这个位置,一敲就能找到,然后使劲揉,把这个痛点给揉散、减肥、治前列腺疾患、便秘、偏头痛、乳腺增生。
妇科病:斜推腹、敲带脉,带脉区上边通着乳房,把此处敲通了,上边的淤阻就化解开了,所以敲带脉可以让人心情舒畅,防治乳腺增生。敲带脉治妇科病也非常见效,可以改善痛经、月经不调等很多女士的难言之隐。
7、心包募膻中
膻中穴位于胸部中心,在两乳头连线的中心处。《黄帝内经》中提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意思是说,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您在胸闷心郁的时候,按摩这个穴位就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
除了解郁生乐之外,按摩膻中穴还可以治疗肺咳、上喘、气短、噎气、心痛、胸痹、心悸、心烦、心律失常、眩晕、恶心、呕吐等毛病。
膻中穴主要治疗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心肺疾患和乳腺系统相关疾患。由于它归属任脉,临近乳房,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故为“妇科要穴”之一。另外,现代有人用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扫描的方法,证实在乳腺增生病患者中,膻中穴较其他地方红外辐射强度降低,这就提示膻中穴是乳腺增生这个病的特殊病症反应点。
8、胃募中脘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医根据脾胃的作用,也将其命为仓廪之官,也就是人体的后厨房。上、中、下脘,表示这几个穴分别处于胃的上、中、下部。
上脘在胃的上部,和贲门相对应,贲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上脘穴在这个位置,对于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它原因而导致的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脾胃病的常用穴。现代研究也发现,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胃和小肠连接的转弯处。胃虽然是消化器官,但它只对食物进行粗略的加工,就好比我们榨果汁,先要用刀将水果切成大块,再放到搅拌机当中。胃就相当于这把刀,只做一部分简单的工作,真正的消化过程是在小肠中完成的。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处。对于食物在胃中下不去导致的腹胀、胃痛、呕吐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上、中、下脘三兄弟在胃上形成一条线,相当于脾胃的卫士,对于和脾胃有关的疾病都有很好地防御和治疗作用,是胃的忠实护卫队。所以,对于胃系疾病,就像某个广告里说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等,都可以来找艾灸这“三兄弟”,将它们一网打尽,绝对比广告里的方法真实有效。
有一个笑话,说现在做胃的健康方面的调查,不要调查谁有胃病,而是要调查谁没有胃病,这足见胃病的高发率了。所以市面上各种胃药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面对这些奇奇怪怪的药品,你能了解它治疗的到底是哪种胃病吗?其实,真正安全的健胃三剑客就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因为我们的穴位都是双向调节的,寒的热补,热的寒凉,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一个均衡的方向,保持胃的健康。
9、大肠募天枢
天枢在肚脐旁边两寸,也就是前正中线和乳头连线的中点线上与肚脐平的那一点。在肚脐眼两边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募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募穴的分布都在胸腹部,而且大体位置和脏腑所在的部位相对应。因为募穴接近脏腑,所以不论病生在内,或外邪侵犯,都可以在相应的募穴上有异常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反应来诊断和自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天枢穴所在的位置从解剖上来讲,刚好对应的是肠道,所以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便秘、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还有拉肚子(痢疾),相信大家都知道拉肚子的烦恼,每天要跑无数次厕所,整个人的精神全受影响。但是指压按揉天枢穴会有很好的疗效,力量稍微大一点,按在穴位上并轻轻地旋转,还可以加上艾灸,艾灸天枢可以化湿,两者合用的话功效会更明显。
10、膀胱募中极
中极穴是在人体上下左右的中心,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是身体的腹地,就好像房屋的内室一样,轻易不得入内。
中极穴在下腹部,如果拿一幅人体解剖图,从外形来看的话,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人中”,人体从头到脚的中点就在这个地方。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脐下3寸之地,位置非常险要,不能随便乱碰。其实原因就在于这里是人体元气藏聚的地方,女子胞宫、男子精室都在这里,地位之险要,无与伦比。它的重要性堪比天上的北极星,人类一代一代的传承都与这里息息相关,可以说是繁衍后代的腹地。
所以,中极穴对于调理内在不通的疾病效果非常好,如女性月经不畅、痛经等都可以找它。按摩的时候,用拇指顶在中极穴处,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50次。女性往往体质寒凉,也可以将手掌心搓热之后,用掌心在此处按摩,可以起到保温刺激的效果。
中极在人体当中处于腹地的位置。腹地我们知道是核心地带,它向四周辐射的能力也是最强的,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确实,中极穴不仅能够治疗周边相关的疾病,对于子嗣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关联,算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等闲视之!
艾灸中极可清下焦湿热、调带止痒。穴位消毒后,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一天1-2次,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血。本穴物质不光为任脉的天部水湿,还有足三阴经飘行至此有天部水湿,故本穴为任脉足三阴经之会。
11、小肠募关元
关元穴:恢复老人青春活力
适宜症状: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帮助你追求性福的神奇穴位--关元穴
有一中年患者患性功能障碍,妻子为此闹着和他离婚,他心里十分难受,四处求医,却都没有多么大效果,结果我让他艾灸关元穴,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一月后该患者就病痊愈了。现如今,他们夫妻生活美满,听他说,他妻子最近还怀了孕。
有很多读者或许不相信这个穴位的神奇,认为我只是偶然为之,其实,关元穴可以制造性福是有着绝对的中医根据的。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过去也叫玄关。它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关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所以叫关元,是我们固气保健的要穴。通过对这个穴进行艾灸,能使人的元气源源不绝,所以,关元既是长寿穴,又是性福穴。我们用这个穴的时候,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手按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你在享受性福的同时健康长寿。
我们的先祖们在养生中特别看重这个穴位,认为这就是练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将之称为丹田。这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这个位置就是种丹的田地。一说丹,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挺神秘的,如果我们将丹理解成元气,理解成一种能量就容易明白了。那么关元穴就相当于是储存能量的能量库。
传说,南宋有个江洋大盗王超,得一高人指点,在每年夏秋之交,用艾条施灸关元穴千炷,久而久之,其人冬不怕冷夏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像有团火一样。王超被捕获后,因罪行重大被判处死刑,结果,行刑后剖开他的腹脘之处,发现有一非肉非骨之物,若坚石,这个东西就是用艾火灸出来的。
王超被处死是罪有应得的,但在古代大医的眼里,关元穴这味人体大药却真的很神奇!因为它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让人健康长寿;二是能让人保持旺盛的性能力。
艾灸关元穴对培补元气功效卓越,当你元气充盈时,相当于激活了你的自愈程序,元气就会主动寻找你的病灶,出现元气在体内通窜而攻伐病灶的现象。这时有些症状好像有病情加重的感觉,你不用害怕,这其实就是养生家所说的气攻病灶现象,是人体的自愈系统在发生作用,只要坚持数日,不久健康又会回到你身边。所以艾灸关元穴还能治疗某些难症、恶症,如胃溃疡、溃疡性结肠、胃癌、肝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等。病是邪气,元气是正气。邪不压正这个成语就是说:只要正气充盈,病邪之气就会很快逃之夭夭。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也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位属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女胞宫、男有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常用于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
男科病症,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
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各种妇科炎症等;
下焦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12、三焦募石门
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肠炎、月经不调和痛经,盆腔炎,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等。
募穴全部位于胸腹部的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胸腹为阴,故《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皆在阴。”
募穴多用以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病证。临床上募穴可与背俞穴配合应用,称“俞、募配穴”。
白露过后还有两点一定要注意:
1.“别露肚脐,别贪凉”
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这时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该及时添衣加被。睡卧不可贪凉,否则极易患上感冒,也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过分贪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尤其是别露肚脐!
2.“搓耳泡脚!可补肾气!”
从白露开始,凉意渐浓,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要经常给肾“打打气”。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到30分钟,水没过脚腕,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搓热耳朵能有效补养肾气。
:恭喜您选择订阅玉都美业,这里是养生知识学习平台,是所有美业及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by/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