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的“白杨树”——记中方县锦溪小学教师杨春启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传新通讯员杨学松杨春启,男,54岁。怀化市中方县铁坡镇锦溪小学一级教师。杨春启从年参加教育工作起,35年来扎根农村学校,不断钻研、改进教学方法,年曾被评为全县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年、年中方县教育局对全县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他在全学区名列前茅。杨春启是锦溪小学大庄教学点唯一的一名老师。这个教学点从学前班到小学二年级共有7名学生,全是留守儿童。7月上旬,记者在教学点采访时,一位村民这样评价:“杨老师既是校长,又是老师;既是家长,又是保姆。”杨春启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在这个僻静的教学点里,留下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7月6日,杨春启和学生们在一起。杨苏平摄大庄教学点前面有一条绕村而行的小溪,溪面宽20多米,丰水季节,溪水湍急,水深没过大人膝盖。溪水上游,距大庄教学点校门大约米的地方,每逢下雨,杨春启便会到小溪边接送学生。村民杨喜翠说:“杨春启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崽女。”说起杨老师,大庄教学点二年级学生肖杨深有感触地说:“杨老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像爸爸一样管我们,像妈妈一样爱我们。”有一次上体育课,一位叫吴阳宇的一年级学生突发晕眩,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杨春启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村卫生室跑。村卫生室离学校有一里多路,杨春启老师那时刚做完手术,身体十分虚弱,当他背着七八十斤的吴阳宇跑到卫生室时,自己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年上学期,学校里还有一个叫姚杨兰的女学生,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七旬的爷爷和长期卧病在床的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庭经济贫困,姚杨兰产生了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在学校里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日益下滑。为了帮助姚杨兰恢复学习信心,杨春启经常找她谈心,多次到她家里家访,组织同学与她一起玩游戏,还用自己的工资为她垫付了每餐1块钱的营养餐自筹部分,为她购买了铅笔、作业本、橡皮擦等学习文具。渐渐地,姚杨兰变得开朗快乐起来,又成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小女孩。杨春启是半边户,家里的事情挺多,尤其是到了农忙季节,耕田、育秧、插禾,妻子忙得团团转。杨春启心怀内疚,但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只有在放学后和周末,才回家帮帮妻子。妻子刚开始有点埋怨他,但慢慢地理解了自己的丈夫,还经常到学校帮助丈夫做饭炒菜,照顾孩子,成了大庄教学点的“义工”。杨春启一心牵挂着孩子、牵挂着教学,他妻子说,有时简直不要命。年3月份,杨春启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胃部大出血,医院住院治疗,将胃切除了三分之二,直到现在胸口还有一个大疤痕。但他手术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学生怎么样了?有人上课吗?”出院后的第二天,他不顾医嘱,就回到了学校开始上课。每当谈起自己的学生,杨春启就有一股自豪感:“看到山里的孩子一个个走出大山,实现了他们的梦想,我就觉得很开心、很幸福!”大庄教学点门口有一棵碗口粗的白杨树,那是杨春启年刚来这里任教时亲手栽下的。杨春启就像这棵白杨树,为了山村孩子们的未来,一直在坚守!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by/133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