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治疗 >> 激素类药物不合理配伍引起消化道出血致死案
案例1.男性患者,73岁。因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在局麻下行囊外摘除术,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毫克加庆大霉素2万单位,1次/天,共给予11天;口服药物:地塞米松1.5毫克、消炎痛50毫克,3次/天,共给予28天。术后给药第16天,患者诉说上腹部不适,食欲也减退,因症状似轻,未引起足够重视。给药后第28天,患者突然晕倒,约5小时后又反复呕血、便血,各三次,约多毫升。考虑到:①由地塞米松和消炎痛引起的应激性溃疡;②失血性休克。随即停用地塞米松及消炎痛,实施抗休克、止血及对症处理,或者呕血暂停。至给药后第30天上午,患者又两次呕血,总量达多毫升,呼吸微弱,脉搏不清,血压降为8/0kpa。经紧急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和消炎镇痛类药物消炎痛有较强的抗炎、脱敏及免疫抑制作用,眼科疾病治疗治疗中经常应用。但是,地塞米松具有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作用,可诱发或/和加重消化性溃疡,如果长期大量应用,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消炎痛也能抑制胃粘膜的分泌,长期大量应用,可大大削弱胃粘膜的保护功能,严重时可依法出血及穿孔。二者联用,不良反应加重,尤其是老年患者全身性应用以上药物,危险性更大,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案例2.男性患者,52岁。因左膝下局部微红,且有不明显压痛肿胀,于某乡村医生求治,印象为“骨膜炎”。医生处方: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强的松0.01克,维生素C0.2克及保泰松0.05克,均为每日三次;以上药物给予6日剂量。经用药后,症状并无无明显改善。医院就诊,诊断:“腰腿病”,骨结核待排除。医生处方:维生素B微克,肌注;消炎痛25毫克,维生素B毫克,均为一日三次,共给予5日剂量,但效果仍不明显。又至某个体医生处就诊,考虑为深部脓肿。给予5%葡萄糖盐水毫升,10%葡萄糖液m1,维生素C2.0克,红霉素1.0克,氢化可的松0.1克混合静脉滴入。另给予红霉素0.克,强的松0.01克,维生素C0.3克,去痛片0.5克,均为每日三次,给予4日剂量。自就诊开始共9天,患者病情逐渐恶化,反应变差,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不能坐稳,诉说腹胀并伴有烧灼感,并呕吐约毫升黑色胃内容物,继而排便呈柏油样,因未及时进行会诊及抢救,最终不幸死亡。患者死后询问家属方知患者以往有胃病史。
本例患者就诊3次,并无使用激素指征,但实际9天连续治疗均用激素,属于滥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能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解热止痛药消炎痛、保泰松、去痛片均有较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不适宜用于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因可能引起胃出血及穿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消炎痛、保泰松、去痛片合用,属于不合理配伍,不良反应叠加,负面效应增强,终使患者原有胃肠道溃疡进一步恶化,以致出血致死。
阅读更多药物不良反应案例,请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zl/1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