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常识 >> 平衡是我们治病的终极目标,也是疾病痊愈的
△孙永强医生
病史及症状
崔某某,女,26岁,以右侧面肌痉挛及头痛头晕来诊。两年前,患者突然出现,耳鸣了三天,头晕,人起不来床,走不了路。一起来就晕,右耳后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右外耳道内和耳后剧烈疼痛,烧灼样疼痛,外耳道内皮肤出现疱疹,疱疹只有耳朵里面有拿手电筒才能看到。开始起病时为部分性面神经麻痹,在数日内发展为右侧完全性面瘫。右耳当时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听到特别大的声音,震耳朵。右侧的味觉丧失。当时右眼流,哭的时候,右眼反而没有泪水。还伴有头晕的症状,有时趴在桌子上,抬头的时候突然就晕起来。由于当时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在当地找了一个中医诊所,急性发病时给开了阿昔洛韦软膏外用和维生素片口服。疱疹一周就消失了,继而又在那里按摩和理疗了两个月。
现在遗留右面部不自主的跳动,鼓腮时右侧嘴唇漏气。进食时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综合问诊后,患者还有咽炎,患者自述很容易感冒,感冒就一直咳嗽,一个月不好。好了以后很快又感冒,一下子就两三个月;失眠,有时候吃安眠药帮助睡眠。抑郁,患者自述当时总是不往好处想,但是内心有一个声音一定要振作起来,就像心里面有两个人在打架。有时候想去做一件坏事,痛快些发泄但是被克制了。另外还有月经紊乱、痛经,有血块、老提前,来月经时乳房有肿块并且腰痛加重。性冷淡、饭前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还有腰疼、走路疼,坐一会左侧腿麻等等。
精神风貌和人格特点
患者面色灰暗无光泽,略显苍白,轻度贫血貌。患者人格特点是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做事比较认真,追求完美,性格内敛而好强。发病期间患者刚升职,压力大。
静态查体
患者站立位从后面观,右侧的肩颈距较左侧大,右肩塌肩;侧面观,整个躯干变直,生理曲度不明显。座位时下颌角前探。俯卧位查体,右下肢短缩,并有双足勾脚。腰背部曲度消失,呈板状背。L3横突尖压痛明显,右髂高。背部两旁可触及明显竖脊肌的条索及压痛。颈部的触诊可触及曲度的变直,枕后肌群挛缩较重,深层及浅层肌皆有病变。
其他疾病
1、失眠;2、十二指肠溃疡;3、月经不调;4、面部痤疮;5、咽炎;6、腰背部多发肌群损伤。
综合分析
患者两年前出现的疱疹,是亨特氏(Hunt)综合征,即RamsayHunt综合症,又称膝状神经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发病率仅次于贝尔氏面瘫。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听力和平衡障碍。本病由潜伏在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再活化引起,除侵犯膝状神经节外,还可累及邻近的位听神经。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发病有关。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病情轻重不一,表现多种多样,病理表现为病毒导致的面神经炎性反应,病变的中心部位在膝状神经节。
?耳部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根据高雨针刀理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神经根周围有软组织病变。说明:1、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处存在软组织病变。2、面神经中枢及膝状神经节(它是面神经的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纤维的胞体所在的神经节。具体位置在颞骨岩部内,面神经管起始部弯曲处。)亦可能存在缺血。枕后肌群尤其是枕下深层肌直接挤压椎动脉或由于肌肉病变使颈椎曲度改变,或者肌肉等软组织损伤,牵拉刺激交感神经链。同样会兴奋交感神经,导致支配的椎动脉及颈内动脉的痉挛,而影响其供血。
?脑缺血可以造成睡眠中枢(睡眠--觉醒调节体系)缺血,进而导致失眠。
?椎动脉营养下的下丘脑、海马、杏仁核营养失衡。脑的控制情绪的中枢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缺血,使情绪和意识不一致,受抑制而出现抑郁。
?卵巢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它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其中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等。在月经周期的分泌期中,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历时约13~14天,亦称黄体期和排卵后期。其主要特点是造成是子宫内膜的腺体出现分泌现象。在此期内,排卵后的残留卵泡细胞增殖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孕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变厚,其中的血管生长,腺体增大,并分泌含糖元的粘液。子宫内膜变得松软、血供充足。脑缺血可以使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功能异常。没有足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腺体的分泌,就会造成分泌期增殖不全。当进入月经期时因激素水平不足和过早的撤离,造成月经提前、血块、量少等等。
?头晕,是因为前庭中枢的缺血,造成头晕。有时头晕的时候还伴有呕吐,原因是呕吐中枢同时也缺血就会引起呕吐的表现。
?颈部任何一个部位的椎体及小的肌群,筋膜出现病变都可以挤压或刺激椎动脉引起其管?颈部任何一个部位的椎体及小的肌群,筋膜出现病变都可以挤压或刺激椎动脉引起其管径变窄,血流量减少,因其主要供给脑干部,又因延髓位于脑干部,迷走神经中枢位于延髓。所以,当椎动脉出现挤压造成供血不足的时候,迷走神经中枢供血受到影响,营养失衡,所以,其迷走神经传导出现紊乱,其信息通路不能正常传导。不能正确接收来自消化器官感受器所发出的指令。导致消化功能异常,胃酸分泌增高。胃蠕动加强,排酸过快。同时存在胸椎错位和椎旁肌(竖脊肌)后背部肌群出现挛缩,导致从胸椎发出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其支配的胃及肠管运动减弱,排酸作用降低同样加剧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刺激,从而加重溃疡病的形成。
?颈部肌肉和椎体曲度的改变就会刺激和牵拉颈上和颈中交感神经节,引起其兴奋。引起颜面部皮肤出现营养和代谢失衡,同时还会造成皮脂代谢异常和排除障碍,出现痤疮。
?腰部的整体力线失衡,腰方肌和竖脊肌的损伤造成的疼痛。
?综上所述:患者既存在全身的整体力线失衡,又存在局部的力线失衡。在力线失衡的情况下,又存在整体的和局部的慢性神经刺激。
诊断
1、混合型颈椎病;2、面肌痉挛(右)
治疗
三原则:1,先调整整体力线后调整局部力线;2、先治疗病理变化重的后治疗病理变化轻的;3、先治疗原发病变后治疗继发病变。
我按高老师的治疗方法,先行治疗右侧的腰方肌的治疗,继而转向后枕部的治疗。每次两个部位,先后治疗了颈椎的16次,含双侧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还有双侧的竖脊肌、腰方肌、背阔肌、胸小肌、冈上、下、小圆、髂外三肌、股二头、面肌、咀嚼肌等等,三十多针次。
患者两次治疗后就没有头疼头晕症状,睡眠大改善,虽然半夜会醒带很快睡着。四次治疗后面部不在跳动了,但右面部较左侧还有不舒服的感觉。六次治疗后胃部不知不觉没有症状了,腰疼、腿麻也不知不觉消失了。患者现在不急躁了,心情也高兴起来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脸颊也泛起了红晕,这是好多年都没有过的。脸上的痘痘也没有了。虽然症状消失但我告诉患者没有根本好,患者对我也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她告诉我你说什么时候停就停。就这样该患者坚持治疗三十几次,所有的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现在头疼、头晕的症状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才了解的,患者告诉我她从记事时,那是大约4、5岁,就开始头晕,上小学的时候记忆力差,注意了不集中。
心得体会
1、详细观察和问诊,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用心分析患者的每一句话。2、罗列患者所有症状,综合大分析,找到造成所有症状的根源。3、多肌群的无遗漏治疗,包括主动肌、拮抗肌、协调肌、稳定肌。让患者认识到症状消失不等于痊愈。我们治病的过程就是一个找力和解力的过程,当人体达到整体力平衡的时候,就是诸症皆消的时候。平衡是我们治病的终极目标,也是疾病痊愈的唯一标准。
本文针刀医案为山东菏泽孙永强医生提供
医生简介孙永强,山东菏泽人。毕业于菏泽医专,医院骨科。于年10月师从于高雨老师,从事于慢性病和疼痛的针刀治疗。通知
4月16日-20日,中国?郑州,仲圣平台将邀请针刀大家高雨先生讲授针刀微创技术。此次针刀课程具有理论新颖、诊断清晰、安全易学、易操作、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讲座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讲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使每位学员学即能用、用即有效。精彩不容错过!欢迎咨询报名,-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