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历经数亿年繁衍进化,依然生生不息;它们身披尖刺,却又浑身是宝;它们与人类“沾亲”,却为满足人类的各种喜好与需求而奉献自己。

古老的人类“表亲”

海胆属于棘皮动物,与海参、海星等来自同一个大家族,是海洋里辈分很高的古老居民。据考证,早在奥陶纪早期(4.8亿年前至4.4亿年前)地层岩石中就有海胆纲生物化石。目前,全球已知现存的海胆近千种,遍布世界各大海洋,从潮间带至数千米深的海底都能寻到它们的踪迹,尤以印度洋和太平洋最多。其中,我国已发现的海胆就有多种,常见的有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又称紫海胆)、赤海胆等品种。

马粪海胆

海胆的外表十分“高冷”。体型多呈圆球状,也有半球形、心形或盘形。其表面有一层精致的硬壳,壳上长满“刺”,像个刺球,遂有了“海中刺客”的雅号。这些“刺”可不光是摆设,它们的大名叫棘,长短不一,有尖有钝,因种类不同,结构也不尽相同。有了这些棘,海胆才能保持壳的清洁、挖掘泥沙和运动。一旦遇到侵犯,这些棘会立即聚向触点,抵御掠食者的侵害。有的海胆棘末端有毒囊,人体若被刺伤,皮肤会出现红肿,并伴有灼热感。更为神奇的是,这些中空的棘虽然容易断裂,但断掉的部分能自动生长出来。

除了棘,海胆壳上的孔隙里还伸出一些管足。靠着它们,海胆便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海胆可以根据棘和管足上的感应细胞收集外界的信息,如食物、光线和水流的强弱等,“视力”堪比鹦鹉螺、鲎等有眼睛的海洋无脊椎动物。

别看海胆样子呆呆的,却不挑食,不仅爱吃海藻,还吃小鱼小虾和海底沉积物。当然,活动不便的海胆们(海胆运动极慢,而且喜欢昼伏夜出。一天下来,它们可能只移动10厘米,至多1米左右)的主要食物还是资源丰富且获取方便的藻类,也因此成为一部分鱼类的敌人——有的鱼在海藻上产卵。

光棘球海胆,又称紫海胆。

此外,海胆的口器长在腹部中央,由5个颚骨所围绕。依据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HistoryofAnimals)中的准确描述,海胆的咀嚼器官有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别称——“亚里士多德提灯”(Aristotle’sLantern)。就用这盏“提灯”,海胆们将海藻细细磨碎,尽情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美味。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科学研究显示,这种看起来和人类毫无共同之处的“刺球”竟是人类的“表亲”。由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领导的“海胆基因组测序项目”显示,雄性加利福尼亚紫海胆有超过8.14亿个碱基对,在辨认出的2.33万个基因中,个与人类“共享”。这表明,海胆与人类的基因联系比此前估计的亲近许多,堪称“表亲”。研究还发现,海胆拥有发现外来细菌和病毒并对它们发起攻击的“独门绝技”——一套独特而复杂的先天免疫系统,所以它们的寿命也远比人们以为的7~15年长得多,比如红海胆能够存活至年或更长,且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状态,毫无衰老迹象。

“生殖传染病”

绝大多数海胆是雌雄异体。经过约3年的生长,海胆的生殖腺发育成熟,可以履行繁殖后代的重任了。海胆是群居性动物,繁殖也是群体性行为。在一个海域内,一旦有一只海胆开始生殖行为——将精子或卵子排到水里——就像广播的传播效果一样,附近所有成熟的海胆就会迅速接收到这一讯息。这时,它们在心里埋藏已久的生殖愿望瞬间被调动起来,跟风似地把自己的精子或卵子同时排放到水中。这种怪象被称为“生殖传染病”。在这片充满爱意的海域中,精子追逐卵子完成受精,新的生命由此诞生。雌海胆可终年怀卵,一年排卵数次,所以繁殖能力也是十分惊人的。

受精卵形成后,会迅速发育成长腕幼虫。海胆的幼体和成体不同,起初的幼体是反射对称的,即先发育出2根骨骼,然后是4根、6根、8根,直至发育成辐射对称的小球体。发育过程中,整个海胆幼虫,包括石灰质的骨骼都是透明的。

海胆的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年,奥斯卡·赫特维格(OscerHertiwig)就以海胆为材料对受精过程中细胞核的作用进行研究。年,汉斯·德瑞希(HansDriesch)又在显微镜下把刚刚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胆胚胎一分为二,结果发现,分开后的两个细胞各自形成了一个完整幼虫。这一研究表明,胚胎具有调整发育的能力,为现代发育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生长,幼体发育成熟,新一轮的繁殖即将开始,海胆也真正实现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浑身是宝

海胆以海藻为食,以前曾因被人类认为是造成海洋生态系统衰退的原因之一而遭“消灭”。直至20世纪70年代,它的价值才被逐渐认识和利用。

在日本,海胆又叫“云丹”“海栗”,和乌鱼子、海参肠并称为日本“三大珍味”。其最令人醉心之处,莫过于鲜甜的口味及如奶油般细滑的口感。而这种绝妙的口味和口感来自海胆黄,即海胆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巢和卵巢。海胆黄富含蛋白质(由17种氨基酸组成,每克海胆黄含蛋白质41克,约为鸡肉、鱼肉、蛋类等食品蛋白质含量的两倍)、卵磷脂、核黄素、硫胺素、脂肪酸(大多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等营养物质。此外,海胆黄中维生素A、D及钙、铁、磷等矿物质含量也极为丰富。

在这些营养物质当中,丰富的鲜味氨基酸,尤其是甘氨酸和谷氨酸,赋予了海胆绝妙的鲜味。而最不辜负这种鲜味的吃法,当属新鲜的刺身。挑选直径5厘米以上的海胆,放在有筛孔的器具里摇晃后去掉棘,洗净后把壳撬开取出海胆黄;或在壳上方开个孔,用筷子把海胆黄夹出。食用时,只需蘸些芥末或酱油即可。清蒸海胆也是保持原汁原味的一种常见吃法。不过,海胆性寒,畏寒者不宜多食。

海胆不仅是上等的海鲜美味,还有广泛的药用功能。海胆黄中高含量的脂肪酸,具有降低人体内甘油三酸脂和胆固醇的含量、抗凝血和阻止血栓形成等功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良药;大量动物性腺特有的结构蛋白、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可提高性功能。我国民间素有吃海胆壮阳强身的说法,称其为“海之精”,认为它能提神解乏、增强精力。海胆的外壳、棘等也可入药,用于治疗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中耳炎等疾病。此外,海胆壳型色兼备,可以制成漂亮的工艺品;若是将壳晒干碾碎,还是很好的肥料,据试验,克海胆壳粉的肥效相当于相同重量的豆饼。

◎文字为作者原创,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分享,转载请联系杂志社。

世界知识画报

和你一起走世界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zz/35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