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常识 >> 21世纪健康使者阿斯塔辛虾青素
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发现,虾青素在40余种果蔬中的抗衰老能力排名第一。
虾青素含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
被称为果蔬中“第一号抗氧化剂”
纽约时报评选的畅销书《无谷物饮食》作者
“我们身体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氧化压力,虾青素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可帮助防止这种退化性损害。”
默科拉博士说:“虾青素遏制单线态氧自由基的能力比维生素E有效几百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远远超过维生素C、辅酶Q10、β-胡萝卜素、绿茶”。“虾青素比维生素C强倍,比维生素E强倍,比白藜芦醇和槲皮素强倍”。
2
日本虾青素协会研究提出“虾青素能修复因衰老带给大脑的损伤,虾青素能延缓衰老”,许多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关节炎、皱纹、眼睛疾病、帕金斯病等均与由自由基引起的氧化作用有关,而虾青素能有效保护细胞,避免受过氧化物的破坏,它具有防止功能失调、改善短期记忆、提高人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等作用,因此又被国外专家称为“抗氧之王”。
虾青素还是一种极佳的抗抑郁症和心情提升剂。
虾青素还可以增加免疫力、美白祛斑、抗衰老抑制肿瘤、预防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
3
老年痴呆症
发表在《英国营养期刊》(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的一项研究发现,虾青素能减少血液中有害自由基50%。默科拉博士说:“我们已经发现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人群红血球内氢过氧化物的异常堆积。我们现在知道,如果你给这些患者服用虾青素,有害的自由基氢过氧化物的堆积量降低了50%。这个减少十分显著”。
关节炎
报道指出:当关节炎患者每日服用4毫克的虾青素后,他们的关节疼痛减少85%,而活动性能提高了60%。大多数的人认为虾青素补充剂与处方药一样有效。
预防高胆固醇
高胆固醇患者每日分别服用6、12、或18毫克剂量的虾青素。在第12周结束时,虽然总胆固醇水平不变,虾青素显著降低了(坏)胆固醇水平,并且提高了HDL(好)胆固醇水平。
这项发表在杂志《动脉粥样硬》(Atherosclerosis)上的研究发现,每日服用6毫克和12毫克的人群(好)胆固醇增加得最多。
预防糖尿病
发表在《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的一项研究发现,虾青素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因血糖水平过高而导致的损伤,减少肾脏病变,降低神经病变,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预防心脏疾病
发表在《未来心脏病》(FutureCardiology)杂志的一份报告分析了8项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虾青素抗氧化压力,并且有抗炎功能。氧化压力和炎症也是患上心脏疾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发表在《营养和代谢》(NutritionandMetabolism)的一项研究发现,
虾青素降低炎症制造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
其他研究表明,虾青素抚平皱纹,保障眼睛,增加耐力和力量,燃烧脂肪,并提高男性的生育能力。
4
抗疲劳
日本《医疗药物临床》上刊登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该试验评估了虾青素对人体疲劳和生活压力的作用。试验过程中,研究者设计了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似的疲劳感和压力感。为了评估志愿的精神状态,研究者使用了Uchida-Kraepelin测试,另外,研究者通过自行车测力计对志愿者进行了体能测试。在压力测试之前和之后,研究者评估了志愿的疲劳感。
试验中,日本研究者总共征集了39名有疲劳感的健康志愿者,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服用12毫克的虾青素和20毫克的生育三烯酚,对照组每天只服用20毫克的生育三烯酚,试验为期8周。
直观模拟标度尺(VAS)分析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虾青素可以显著减少试验组志愿者在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劳感。此外,志愿者思路的清晰度、注意力集中度、积极性、易怒情绪和身体的沉重感都得到了改善。
还有,试验组志愿者唾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也明显减少了,唾液中的皮质醇是衡量压力的一个生物指标。研究者表示,从实验结果可知,虾青素可用来缓解人们日程生活中所产生的疲劳感。
日本医疗主管罗伯特克里什表示,试验中所涉及的疲劳感是人们在日程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了,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身体上的。而虾青素对于各种常见的疲劳感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克里什表示,虾青素是他所知的第一款可以缓解疲劳感的天然成分。
5
我们的身体需要定时进行清理,否则一些毒素堆积在体内,各种疾病就会缠上你,所以及时的排毒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如何判断身体内的毒素是否超标?又如何进行排毒?
身体垃圾超标10个信号
便秘
排便间隔时间多于3天或3天以上。
按照症状不同,便秘可分为习惯性便秘和偶发性便秘。长期便秘,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会产生大量毒素堆积,这些毒素被人体吸收,会继发肠胃不适、口臭、色斑等其他症状,导致人体器官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
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配合水果、外加多喝水,以保证肠道健康。
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体重(千克)/体表面积(平方米)]大于24,就属于肥胖了。肥胖是一种营养过剩的疾病,如果长期过量食用高脂、高热量食品,体内毒素就会滋生,造成机体失衡,引发肥胖。
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多多参加户外运动。
黄褐斑
内分泌发生变化、长期口服避孕药、肝脏疾患、肿瘤、慢性酒精中毒、日光照射都是黄褐斑发生的原因。
应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yy/1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