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预防 >> 注意阳后出现这几个症状,可能正在转重症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当前
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
新一波疫情高峰来临
部分人群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
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表现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正在转重症?
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重症的诊断标准为,第一,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第二,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指数≤93%;第三,氧合指数≤mmHg;第四,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大于50%。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培培表示,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之一就要考虑可能正在转为重症,建议要尽快入院。除第四条外,前三条大家都可以自行检测,建议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加重配备简单的监测设备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以帮助患者更好的监测病情,把握好入院时机。
对于胸闷症状,孙培培也表示,大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之后,气道反应比较高,有些人合并咳嗽,咳嗽之后会有气短或胸闷的症状,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也可能是因为肺脏、心脏、贫血等基础疾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炎症进展到了肺部。
“虽然很多重症、危急重症患者都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但是出现胸闷的症状不能和危急重症或正在转向危、急重症画等号。”孙培培介绍,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都可能会出现。首先,轻型患者,可能是因为心理压力或者紧张情绪造成的胸闷不适,也可能是因为感染后,出现了上呼吸道的症状,比如鼻塞、痰多、气道反应较高后引发的胸闷、气短;普通型患者因为炎症发展到了肺部,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
此外,如果肺脏有基础疾病,出现胸闷后就要注意,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如果患者本身没有基础疾病,但是胸闷、气短以及伴随症状在持续或者有所加重也要引起注意,但是总体来说在感染初期的3~5天甚至1周内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早期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可以对症服用一些相关药物,并且可以采用吸氧、休息的办法看看是否能有所缓解。
此外,感染后如何科学用药?
康复后要注意啥?
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
感染后如何科学用药?医院感染科主任高燕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高热等临床症状,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时候,人体感觉会非常难受,这个时候需要用一些退热药。
高燕介绍,如果患者本身有一些慢性病,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者平时有胃肠道的一些基础病,在用解热镇痛药时,不要空腹服用。此外,密集用药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可以合并用一些胃黏膜的保护剂,再来吃解热镇痛药会更安全一些。
“对于大部分新冠患者来说,还是以轻症为主,对症处理就行。止咳、镇咳、化痰类药相对来说较安全。”高燕提醒,在临床上很多药物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相互作用,尤其是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慢性基础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康复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感染新冠病毒以后7至10天,绝大部分人都会进入康复状态,可能核酸或抗原都转阴了,但仍会遗留一些症状,比如咳嗽、嗓子不舒服等。进入康复期,患者精神上要保持高昂斗志。
刘清泉提醒,康复后不要大吃大喝,要保持清淡饮食,加强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体力的恢复。同时,生活、工作节奏要适当放缓一点,不要熬夜。
对于一些康复后陆续返岗工作的人,高燕表示,如果退烧以后,体力有明显改善,就可以返岗工作。但是一些呼吸道症状可能会恢复得慢一些,发热期还是应该多卧床休息。
康复后多久能运动?刘清泉提醒,适量运动有利于恢复健康,但是不能剧烈运动,过度的运动不但不能够恢复健康,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
刘清泉说,可以根据自身运动习惯选择适量运动,不超过平时运动量的三分之一,逐渐增量即可。
高燕表示,对于中青年群体来说,进入恢复期的过程会短一些,并不影响复工复产。但是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还是要稍微缓一缓,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让自己尽快回归正常的状态。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群,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jc/1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