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人来说,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那到底能吃什么?要对哪些食物忌口?营养专家为糖尿病人开出了“三宜三不宜”健康食谱。

糖尿病的健康饮食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比较关心的话题,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以及糖分含量高或者淀粉、脂肪含量高的的食品是要少吃的,他们都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

那糖尿病人吃什么好呢?是不是促进血糖降低的就好呢?也不全是。在确诊的糖尿病以后,一般都开始吃药来降低血糖,如果说是吃的二甲双胍类药,因为这个药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因此吃这个药的病人多补充一些维生素B12是应该的,另外就是吃白糖的病人,由于这个药是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的,因此,吃这个药的病人不能只是吃碳水化合物(淀粉脂肪),还要补充一定的蛋白质,一般来讲如果您一顿吃5两,那么1两要是蛋白质;吃磺脲类药物的,这个药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增加分泌,增加了胰岛的负担,建议改药。

用胰岛素的病人注意随身带几粒糖在身上,以防出现低血糖。

无论哪一期的糖尿病患者,鉴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都是跟“氧化应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多吃一些抗氧化力强食物都是应该的。比如说含维生素E、维生素C之类高的食物都是有益无害的。原则上是抗氧化越强效果越好。

“三宜”VS“三不宜”三宜1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2豆类及豆制品

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3苦瓜、冻干桑叶等

苦瓜、冻干桑叶、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植物活性硒,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三不宜1高糖食品

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2高脂高胆固醇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3饮酒

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1、食疗不可忽视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人需要坚持的治疗方法。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2、饮食方案应注意调整饮食方案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3、主食副食合理搭配糖尿病饮食中要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四件事情1定时定量和化整为零

定时定量是指正餐。正常人推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降糖药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

化整为零是指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允许病人吃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但吃法与正常人不同,一般不要饭后立即进食。可以选择饭后2小时食用水果。吃的时候将水果分餐,如:一个苹果分2-4次吃完,而不要一口气吃完。分餐次数越多,对血糖影响越小。

2吃干不吃稀

建议糖尿病人尽量吃“干”的。比如:馒头、米饭、饼。而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道理就是越稀的饮食,经过烹饪的时间越长,食物越软越烂,意味着越好消化,则升糖越快,所以无论什么粥都不宜吃。

3吃硬不吃软

糖尿病饮食中,同样是干的,我们更推荐‘硬一点’而不是‘软一点’。道理与上面相同。

4吃绿不吃红

食物太多,很多病人不能确定哪个我是该吃的,哪个是不该吃的。一般绿色的,多是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红色的含糖相对较高,不宜食用。如吃同样重量的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可以明显升糖。所以,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绿色’的一般比较保险。

糖尿病也有一些较为独特的疗法,刘敏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以下三种疗法,当然,食疗是不可忽视的哦~!专家小助手1补硒治疗糖尿病

硒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对糖尿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治疗作用。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硒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补充适当的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自由基防御系统和内分泌细胞的代谢功能,这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供了新依据。另外,硒也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血液粘滞性增高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预后。

此外,硒除了产生胰岛素样作用以外,还有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这使得硒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为引人注目。

因此,糖尿病人日常补硒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

2糖尿病与苦荞

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其独特成份——苦荞黄酮,功效非常独特,能有效地预防和调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主要成份是芦丁,又名维生素P。其主要功效是: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拔毒生肌、有降血糖、尿糖、血脂、益气提神、加强胰岛素外周作用。

3糖尿病与桑叶

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这些作用都与桑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有关。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降糖成分(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类成分DNJ)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持胰岛素β细胞的结构完整,维持生理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起到降低血糖、血脂和升高胰岛素水平的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和修复胰岛β细胞。

桑叶中的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类成分能够抑制血糖上升,使血糖指数达到一种平稳状态。在血糖维持正常且稳定的情况下,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酌减少原用降糖药的剂量,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桑叶中的总黄酮有护肝作用,长期饮用可减轻口服降糖药对肝脏产生损害。

注: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不同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切勿一味滥用,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降糖茶

四款降糖茶推荐菊楂茶

菊花15克,山楂20克。水煎或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常饮菊楂茶,不仅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也降血脂。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功能不全等。

菊槐茶

菊花、槐花各10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没泡反复冲泡不宜超过3次。此茶可平肝降压,软化血管。主治各种高血压病,对老年人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者尤为适宜。

菊红茶

菊花10克,红花5克,丹参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没泡反复冲泡不宜超过3次。菊红茶能降低冠脉阻力、改善心肌微循环,坚持服用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

菊槐茶

石榴茶中含有一种叫铬的元素,它在糖和脂肪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补充铬元素可以帮助糖尿病人改善葡萄糖耐量,起到降低血糖、血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轻度糖尿病人可以通过喝番石榴茶稳定血糖,而重度患者可以通过食疗与药物相结合。

国医堂糖尿病专家刘敏教授临床擅长:擅长运用经典方药治疗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皮肤瘙痒等;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更年期综合症;月经失调等)、胃肠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皮肤病(黄褐斑、湿疹、痤疮、过敏等)、对颈椎病、亚健康调理以及顽固性咳嗽、难治性失眠有较好疗效。

刘敏教授明日出诊松山湖国医堂,欢迎预约!

预约方式:固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yy/96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