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常识 >>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的相同点
?作用机制相同:拉唑类药物的标准名称叫做质子泵抑制剂(PPI),属于弱碱性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口服经肠道后迅速转运至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内,转化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胺类化合物,后者可与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质子泵)结合,使该酶失活,而H+,K+-ATP酶是促使胃壁细胞分泌胃酸最后一步的关键酶,该酶的失活直接影响胃酸的分泌,因而拉唑类药物能发挥强效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作用相同:抑制胃酸分泌,治疗或者预防因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性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口服方式相同:晨起空腹顿服或早晚餐前30~60分钟各一次。?常用疗程相同: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反流性食管炎初始治疗疗程8周;维持治疗长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两种抗生素及铋剂,疗程10或14天。02五种拉唑类药物的不同点第一代PPI第二代PPI
不同点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雷贝拉唑
艾司奥美拉唑
常规剂量/天20mg
30mg
40mg
20mg
20mg或40mg
维持剂量/天10mg
15mg
20mg
10mg
20mg
抑酸作用强弱第二代PPI的抑酸作用明显强于第一代的PPI,其中艾司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明显强于其他4类,雷贝拉唑次之,其它三者相似。杀灭幽门螺杆菌强弱雷贝拉唑最强。起效时间雷贝拉唑与质子泵的结合位点最多,因此起效最快,其次为兰索拉唑。代谢区别上述5种拉唑中,雷贝拉唑85%是通过非酶系统代谢外,其他四类均通过肝药酶P系统代谢,因此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机率小。其他四类拉唑药物中,泮托拉唑与P酶结合能力弱于其他三者,且泮托拉唑也可经过其他途径代谢,因此泮托拉唑也不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可优先选择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典型案例为PPI与氢氯吡格雷的合用价格不同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上述5种拉唑类药物来说,奥美拉唑价格最低,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居中,艾司奥美拉唑最高,因此在具体选择药物时,也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其他奥美拉唑为双跨类药物,有甲类OTC版03拉唑类药物的用药注意相关事项①胃酸能促进维生素B12从食物中释放出来,长期服用PPI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尤其是连续服用PPI两年以上的人群。因此建议长期服用PPI的人群适当的补充维生素12。②胃酸可促进铁盐从食物中分离,并促进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从而促进铁的吸收。长期服用PPI可能影响铁吸收,引起缺铁性贫血。③服用PPI可能导致低镁血症,作用机制不明,具体可表现出疲劳、手足抽搐、谵妄、惊厥、头晕、室性心律失常等。④长期服用PPI,可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主要与影响钙的吸收和损害骨密度有关,中老年人群及更年期女性尤应注意。⑤长期服用PPI可增加肠道感染风险,具体与使胃环境碱化、胃酸屏障功能降低导致的胃肠道微生物繁殖有关。⑥长期应用可能增加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⑦长期应用可能诱发或加重肺炎。⑧长期应用PPI可导致认知障碍,增加老年痴呆发生风险。⑨长期应用PPI可增加间质性肾炎的发生风险。⑩妊娠期女性及哺乳期女性慎用。小结:无论是奥美拉唑还是其他的PPI,它们的抑酸作用都强而持久,而且各有特点,但除了非处方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外,其他四类均为处方药,因此具体应用还是得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在专业医师处方下应用。参考文献:
[1]刘波,姚鸿萍.临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03):-.
[2]袁洪.湖南省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试行)[J].中南药学,(7期):-.
[3]中国药学会.质子泵抑制剂优化应用专家共识[J].医院药学杂志,,v.40(21):7-25.
药店小场景药店人特选(戳下方标题)!
#氨糖:顾客说吃了关节还是疼,搞清楚这4个问题很重要(附3套用药方案)!
#口臭的7种不同证型与用药选择
让知识流行起来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