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肥大细胞瘤是犬最常见的皮肤肿瘤,其恶性率和转移率都较高,因此,探寻诊断、治疗犬肥大细胞瘤的新型有效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详细介绍了两种诊断犬肥大细胞瘤的病理学分级体系,即Pat-naik分级体系与Kiupel分级体系,同时解释了c-kit基因的生理作用及诊断价值,介绍了国外常用的犬肥大细胞瘤c-kit基因突变诊断方法,重点阐述了c-kit基因突变与犬肥大细胞瘤诊断、病理学分级、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的关系,以期能对我国小动物临床的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犬;肥大细胞瘤;诊断方法

肥大细胞瘤(mastcelltumor,MCT)是犬发生率最高的皮肤肿瘤,占所有皮肤肿瘤的16%~21%其恶性率达19%~39%,其高发年龄为7岁以上[1]。低分化的MCT(highgrade)转移率在55%~96%,一般最先转移至淋巴结,随后转移至脾脏和肝脏,最后转移至骨髓,此时在外周血液中会发现大量肥大细胞,称为肥大细胞血症。MCT中大量肥大细胞向血液中释放的组胺、肝素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会导致患犬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例如过量组胺导致十二指肠溃疡;机械刺激肿瘤导致肿瘤周围出现浮肿和红斑;严重时还会导致患犬发生低血压或呕吐等急性全身症状,如过敏性休克,大多数患犬在发现肿瘤后一年内死亡[2-3],因此患有恶性MCT的犬无论是生存期还是生存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对于局部单发且无远端转移的MCT患犬,一般会采用手术结合放疗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昂贵的放疗设备和治疗费,该治疗方法目医院和宠物主人所接受。而对于患有远端转移或侵袭性很强的MCT患犬来说,则需采取化学疗法。传统化疗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利用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活跃的特点,通过阻断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周期来起作用,所以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其他分裂速度快的细胞(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胃肠道上皮细胞),引发各种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近些年,多项研究和临床病例报告均报导了分子靶点药物对犬MCT的疗效,这一新型治疗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
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kgmg.com//mjccys/4567.html

------分隔线----------------------------